清华主页 - 马博(中国) - 最新动态 - 正文

那些年,我们一直深爱着的清华园

在马博注册2013年夏季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毕业生代表、2013届土木系博士毕业生 王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兄弟姐妹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土木系的王萌,很荣幸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个美丽的园子带给我的成长和感悟。她给予我的是一种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一种行胜于言的做事态度,一份服务社会的责任使命,一条追求卓越的人生信仰。所以这里绝不仅仅是我的学校,更是我永远的家,无论今后走到哪里,都会记得要常回家看看。

  园子里有这样一个地方,也许研究生期间与他相处的时间最长,第一次看英文文献的沮丧,第一次写文章的迷茫,第一次做设计的忐忑,第一次做试验的抓狂,这个其貌不扬的小平房包容着我科研生活中大部分的狼狈与窘态,也见证着我坚持不懈的努力与付出,这就是我的课题组,基地118。在这里我留下了步履蹒跚的自己,带走的却是满载收获的回忆。曾经为了完成一个为期三周,试件却只有20厘米长的试验,花了一年的时间准备。没有经验参考,就慢慢摸索钻研;没有加载条件,就跑到航院实验室借场地装置;没有采集设备,就只能从土木系实验室借仪器,搬器材;没有测量工具,就要联系厂家定做;不能自动加载,只能一点一点手动控制。科研之路不一定会披荆斩棘,但每一个细节都要用心完善。虽然过程辛苦,但当文章发表后,很多国内外的学者、同学给我来发邮件,自己的研究成果能给别人带来一点帮助和启示也令我有了小小的成就感。这个园子让我懂得了成长并不是收获了多少的荣誉,而是克服了多少令你畏惧困难,并不是留恋曾经拥有的成绩,而是迎接了多少让人想放弃的挑战。

  园子里也有这样一群人,无论科研生活遇到怎样的挫折,总会第一时间地帮助你、理解你、支持你,这就是课题组里的导师们、系里学校爱护我的老师以及亲爱的伙伴们。我想今后再不会有人跟我说“都是好孩子,学校就是允许你犯错的地方”、“组里就是娘家,永远是最坚强的后盾”。这群优秀的清华人教我为人,助我为学,伴我成长,我的每一份收获和荣誉都少不了他们的付出。如今,我也即将去高校工作,成为一名老师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清华博士五年更坚定了我的信念,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得到收获和成长,也希望能将学校给予我的正能量继续传递下去。

  园子里还有这样一种精神,让我打心眼里理解了服务与奉献,不仅仅是付出,更是一种福气。这里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人感动着我,激励着我。记得在09年进行校友访谈的时候,我通过电话采访了扎根边疆1963届土木系校友孙勤梧,当时就是一句“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老学长主动要求到了最为艰苦的地方,当我把写好的新闻稿给他邮寄过去后,令我没想到的是,老学长竟然手写了20多页的稿纸,逐字逐句的为我改稿子,还写了一封很长的信表达对学校的思念和感激。我想清华精神的传承就是在这不经意间慢慢渗透,50年前的毕业生在50年后仍然拥有和我们一样的感激和不舍,50年前的清华精神在50年后仍然鼓舞着我们勇往直前。

  作为一个即将离开学校的清华学子,从懵懂迷茫到整装待发,在园子里的5年时间我感觉自己一直是在索取和收获,而今后的我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来回馈社会,我想这才是对培养我们的老师,支持我们的同学,一直鼓舞我们的清华精神最好的回报吧。

  最后,无论我们走到哪里,请让我们永远祝福,那些年,我们一直深爱着的清华园。

2013年07月16日 22:11:31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马博注册新闻中心版权所有,马博注册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