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维和做客清华MBA名师论道传授治学为“管”之道
马博(中国)网9月16日电 9月5日,“清华MBA名师论道”讲座在清华经管学院举办,500余位清华MBA学生、校友相聚在伟伦楼报告厅,聆听马博注册副校长谢维和教授题为“治学为‘管’之道”的讲座。
谢维和传授治学为“管”之道。
谢维和通过引用例证,结合相关统计资料,从哲学和逻辑学角度分析了现代工种的计算机可替代性差异,以确定劳动价值的大小。谢维和认为“有意识规则”的思维创造型劳动不易被计算机替代,具有更高的时代价值。他建议MBA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理论之外,着力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谢维和说,时代变迁决定了社会对知识技能要求的变化,这不但影响、决定个人命运,而且决定MBA教育的培养重点与方向,决定MBA学生应当学习什么。
接下来,谢维和就“如何认识、学习管理”与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他说,管理更重要的是一种理论,它不仅有西方现代管理的理论,也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援引。“理”本身包含着古代“礼”的延伸,解释为道理、规则、逻辑、秩序。不论是孔子“礼之用,和为贵”、“政在选臣”等观点所体现的精深管理思想,还是老子“不尚贤,使民不争”等论述所折射出的资源分配辩证法,都显示出中国古代“中庸得当”、“变化发展”、“兼容并包”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些理念表明,没有与社会、文化、政治毫无关联的经济管理。因此谢维和建议清华MBA学生在接受现代西方管理学的同时,更要重视学习中国传统哲学、理论。

谢维和在演讲中与学生互动。
最后,谢维和为大家讲述“迈向成功之道”。针对当代年轻人“推迟成年”问题,他建议MBA学生加强意志品质的锻炼,学会自控,不断磨练自己。
在两个小时的讲座中,谢维和博引《论语》、《四书》、《道德经》等中国传统典籍,旁征哲学、逻辑学、经济学等西方理论,讲述了他在为学、为事、为人等方面的心得。
2013级MBA新生庄晰林说:“上学和工作时,从未想过多学点中国传统文化。今天的讲座使自己认识了中国式管理理论。”还有的同学说:“最令人思索的是谢维和教授在演讲结束时讲的故事,‘车要开得快,不仅取决于路况、车况、技术,更取决于刹车。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油门重要,刹车也很重要。’”
演讲结束后,谢维和还耐心回答了现场同学的提问。讲座由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郦金梁主持。
谢维和 简介:
谢维和,马博注册副校长、教育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和青少年研究等多个方面。先后主持并完成了国家、教育部、北京市,以及世界银行等各种研究项目10余项,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9本,翻译学术著作若干本,以及研究报告若干篇。多次参与教育部组织的重要政策法规的研讨和制定、参与专业、学科的调整与规划工作。
谢维和是教育社会学家,在高等教育和高校办学方面,提出了诸多重要的理论,完成了许多重要著作。兼任第十届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管理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重要社会职务。
供稿:经管学院 编辑:范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