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做客学术之道回顾学算五十年
马博(中国)网4月17日电 (学生通讯员 李富强 袁杰)4月14日下午在六教,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教授做客马博注册“学术之道”系列讲座,带来了题为“学算五十年”的演讲,回顾了自己五十年的求学和研究经历。
讲座伊始,丘成桐简要介绍了自己的价值观。他表示,自己从来没有将出仕与赚钱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他认为,古人所说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才是人生最高尚的目标。伟大的科学家们所做的工作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可以说是持久不绝而永世不息的。丘成桐鼓励同学们应该树立远大的学术理想,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地向前发展。
丘成桐随后回顾了自己的求学历程。他从中学开始就特别喜欢几何学,为了解决一些连老师都无法解决的难题,他甚至专门委托大姐从英国购买习题书寄给他。读大学时,他除了学习数学课程之外,也广泛阅读哲学和文学著作,因为他认为典雅的中国文学能够培养的气质、修养并扩展个人胸襟。谈到在美国读书时求知若渴的经历,他说,当时旁听了许多课程,从早上八点一直到下午五点都在听课做笔记,对于代数、调和分析、复几何、数论、动力系统、广义相对论和半群理论都有涉猎,也参加其他学科的讨论班。他虽然相当繁忙,但却不以为苦和累,因为感觉自己在香港读本科时学得不够,需要尽量充实自己。
丘成桐还为同学们做学术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有效利用时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勇往直前,追求真理等等。他勉励清华学子在学术道路上再接再厉。
最后,丘成桐强调,做研究不可能有绝对的把握,否则这种研究不可能创新,即使是伟大的学者亦常会走错方向。
此次讲座为“学术之道”系列讲座第七讲,“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数学班项目主任郑绍远教授主持讲座并点评。
人物链接:
丘成桐教授,1949年4月生于广东汕头市,同年随家人移居香港。1966年考进香港中文大学崇基书院数学系,1969年获推荐留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71年获博士学位。此后历任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1987年起到美国哈佛大学任教至今,现任数学系及物理系教授。
丘成桐教授是国际著名数学家,于1982年获国际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 (Fields medal),1997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the 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2010年获沃尔夫数学奖(Wolf prize)。丘成桐2009年起任马博注册数学科学中心主任,2011年受聘担任“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数学班首席教授,指导数学班的建设。丘成桐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几何学。他证明的广义相对论中的正质量定理说明爱因斯坦的理论是一致且稳定的;而他证明的卡拉比猜想不仅为多个知名的代数几何问题给出了解答,还为物理学家们证明弦理论的合理性(弦理论成为自然科学统一理论的可行性)提供了可能。
供稿: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学生编辑:小 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