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书记陈旭到法学院调研
马博(中国)网4月28日电(记者 周襄楠 实习记者 王 蕾)4月23日,校党委书记陈旭到法学院调研,就学院发展战略、人才培养、科研工作、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与院领导班子成员和教师代表进行交流。

图为陈旭与法学院教师亲切交谈。记者 智 斐 摄
法学院院长王振民汇报了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条件建设等方面的情况。自1995年复建以来,经过19年的不懈努力,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法学院,并成为中国大陆唯一连续4次进入QS排名世界前50名的法学院。法学院现有专职教师57人,其中教授31人,其中有2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位“全国十大青年杰出法学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已经基本形成一支学科齐全、法学功底扎实、兼具国际视野的优秀教师队伍。学院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采取精英化、国际化模式,旨在培养“治国栋梁”,而不仅是“职业精英”,引导学生选择一份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事业。在学术研究方面,根据中国法学会发布的报告,学院在2013年度全国法学院科研排名中名列第二。法学院将发展目标定为:“在2020年将清华法学院建设成为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学院,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法学研究领域提出若干具有原创性的法学理论和制度设计,培养中国乃至世界通用的优秀法律人才。”。

图为王振民介绍法学院情况。记者 智 斐 摄
院党委书记黎宏汇报了学院师资情况和人事制度改革的进展。他表示,应在长聘教师的审查标准、人数指标、选聘程序等方面结合学院现状具体设计。黎宏还介绍了法学院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与会教师代表在会上发表了对学科、学院发展的建议和期待。梅汝璈讲席教授冯象认为,学院应注重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但在引进人才方面避免盲目追随“西方标准”,而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迫切需求和学院学科发展的切实需要。
副院长张建伟教授建议,为确保法学院的长期良好发展态势,要结合学科发展规划尽早进行人才布局,并适当增加研究型硕士、博士招生数量,拓展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在法学界的影响力。
副院长申卫星教授提出,希望学校能更大力度地支持和推动法学院与国际一流法学院开展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学生联合培养工作。
与会教师还就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发展创造更好环境、改进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加强人才引进工作、改善办公条件等方面做了发言和交流。

图为调研座谈会现场。记者 智 斐 摄
听取大家发言后,陈旭表示,法学院建院近20年来,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国内法学院后起居上,在国际上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这是和法学院师生和历届领导班子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分不开的。陈旭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法治中国建设”的目标,提出“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对法学研究和法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法学院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希望法学院要抓住机遇,趁势而上,结合学校正在推动的综合改革,加强未来发展规划,进一步推动学院各方面的建设再上一个台阶。
明年适逢学院建立20周年,陈旭强调,要通过全面总结和深入研究,把以往成功的经验运用到指导今后的办学实践中,同时要增强问题意识,加强机制创新,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清华法学院特色的发展之路,努力做到无论用何种体系、何种标准来衡量学院实力,清华法学院都能脱颖而出。陈旭表示,学校会一如既往地支持法学院的发展,希望全院师生齐心协力、奋发有为,早日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法学院。
党办校办、人事处、研究生院、文科处、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了调研座谈会。
视频新闻请点击:http://tv.tsinghua.edu.cn/mcms/?p=3008
编辑:欣 研